游戏厂商对于“游戏寒冬”的看法是复杂且多样的,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收入与用户活跃度下降
消费者对新作品的期待逐渐低落,导致市场活跃度降低。
用户的付费意愿也在不断下降,游戏消费趋于理性,很多玩家开始审慎对待内购项目和消费决策。
在国内上市游戏厂商中,超过六成的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出现下滑,市场商业前景黯淡。
市场竞争加剧
游戏市场日趋饱和,厂商们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中东等海外市场虽成为新的增长点,但竞争同样激烈,显示出挑战的复杂性。
游戏同质化问题严重,导致许多项目被优化甚至停运,大厂如腾讯、网易也未能幸免。
产品优化与转型
大厂如腾讯和网易在面临挑战时,选择优化边缘项目,专注于主营项目的发展。
一些公司如世纪华通和三七互娱通过把握“出海”及“小游戏”发展趋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完美世界等公司则面临转型的阵痛,部分游戏停运。
二次元游戏市场的特殊性
二次元游戏在2024年似乎遭遇了“寒冬”,多款产品宣布关停,市场高度集中化导致竞争激烈。
尽管如此,市场研究机构预测二次元游戏市场规模在2024年有望突破2700亿元,显示出这一领域仍具有巨大的潜力。
厂商需在题材创新和技术品质上持续优化,以应对激烈竞争。
市场分化与用户偏好变化
重度硬核玩家逐渐青睐于App和PC端游戏,而休闲玩家则在小游戏中找到乐趣。
游戏市场开始显现出明显的分化特征,厂商需要更深入地挖掘产品的变现能力,尤其是在广告变现等新兴商业模式方面的尝试。
建议:
游戏厂商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用户偏好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运营方向。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注重创新和品质提升,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广告变现,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转变。
对于二次元游戏市场,厂商可以在题材创新和技术品质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