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游戏有哪些

时间:2025-03-03 23:28:09 手机游戏

感统游戏是一种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促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统游戏:

扔球游戏

玩法:准备一个篮子或纸箱作为目标,让孩子站在一定距离外扔球。可以逐渐增加距离或设置不同的障碍,提高游戏的挑战性。也可以让孩子和家长进行互动,互相扔球接球。

目的: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通过互动游戏增强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床单秋千

玩法:家长分别抓住床单的两端,孩子趟在床单里面,家长提起床单,左右晃动,让孩子在床单里面像坐秋千一样。

目的:刺激前庭感官,增强孩子平衡能力。

袋鼠跳

玩法:家里不用的大口袋,孩子在袋子里站直,双手抓住袋口的两边,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家长可以备一个更大的口袋,跟孩子一起亲子袋鼠跳。

目的:提升平衡感,增进亲子情感。

平衡木大冒险

玩法:在教室里摆上一个窄窄的平衡木,小朋友们要排着队,一个一个地从平衡木上走过去。

目的:锻炼平衡能力,让我们的身体更稳,以后走路、跑步就不容易摔倒。

神奇的触觉箱

玩法:准备几个大大的箱子,在箱子上挖几个洞,然后在箱子里放上各种各样不同触感的东西,比如软软的海绵、毛茸茸的小球、滑滑的丝巾、凉凉的冰块等等。小朋友们要把手伸进箱子里,通过触摸来猜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目的:让触觉变得更灵敏,以后我们用手去拿东西、做手工的时候就会更厉害。

投球小能手

玩法:在教室的一角挂一个大大的网兜,或者放一个小篮子,小朋友们要站在离网兜或篮子一定距离的地方,把手里的小球投进去。

目的:加强动作控制、空间距离判断能力,提升手脚协调,视觉追踪能力。

接球游戏(1-2岁)

玩法:家长与儿童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递给家长。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儿童手中,然后家长把球伸向儿童,鼓励他/她伸手接球。

目的:训练社交能力、手臂运动能力。

推“趣怪球”(2-3岁)

玩法:儿童和家长分别站在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成人协助儿童的动作。可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接球、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等难度。

目的:发展社交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

扔球(3-4岁)

玩法: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开始时如果儿童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给儿童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

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集体感统训练

玩法:儿童依次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举,保持身体平衡,从一端走到另一端。可设置障碍物增加难度,如要求儿童在行走过程中捡起地面上的小玩具。

目的:提升社交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

这些游戏涵盖了不同的感觉统合方面,包括触觉、视觉、前庭觉、平衡感和动作控制等,有助于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感统训练。